8月7日股粮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电影行业从业者代表围绕“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n电影导演申奥。 图片来源/国新网
\n导演申奥:希望《南京照相馆》可以让观众铭记历史
\n在见面会上,导演申奥介绍了由他执导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今年7月25日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创作,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下,几名普通市民为了将侵略者的罪证照片公之于众,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申奥说,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可以让观众在光影当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n申奥表示,在日常的创作当中,他比较注重对社会题材的发掘,同时也比较擅长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电影、构思剧情。他认为电影不仅是一个娱乐产品,更是一种传播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的工具。
\n“我2023年上映的电影《孤注一掷》,将镜头聚焦了电信网络诈骗这个社会现象。在平常的创作与调研中,我采访了大量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民警,也阅读了大量卷宗。”申奥说,电影上映后,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和观众的讨论,让观众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细节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避免了更多家庭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
\n面对短视频、微短剧等碎片化信息传播的竞争,申奥表示,电影诞生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电影经过了多轮冲击,但始终具备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叙事优势,因为有较长的篇幅,所以可以去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有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可以有深刻的主题。
\n申奥表示,诚然,短剧和短视频具备一些轻量化、不受观看场景限制等方面的优势。在受到其冲击的同时,电影也应该发挥独有的优势,比如它有大荧幕的沉浸感、包裹感,有强烈画面特效的冲击和视听体验。与此同时,电影还有取代不了的社交属性。当观众看完电影后,可以跟朋友、亲戚一起讨论电影的剧情、讨论他们对人物与故事主题的理解等。“我们作为电影工作者,要努力拓宽电影受众的圈层、年龄、地域等,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物更细腻的认识。”
\n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隽股粮网。 图片来源/国新网
\n王隽:《浪浪山小妖怪》是写给当代成年人的寓言
\n“今天我带来了这个玩偶毛绒玩具小猪妖,它就是我们《浪浪山小妖怪》的四个主角之一。这是一部动画片,但这也是一部写给我们当代成年人的寓言。”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隽说。
\n1993年,王隽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此开始了她和电影的结缘。毕业后,王隽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吴贻弓、朱永德、黄蜀芹等优秀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带领下工作。她进的第一个摄制组是电影《红河谷》,此后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主要从事文化广播影视交流工作,参与组织、策划和协调了连续12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n王隽表示,8月2日,动画喜剧《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了。《浪浪山小妖怪》讲的是这位小猪妖成立了一个草根取经团,它们冒充唐僧师徒四人闯出了浪浪山,一路取经、一路自我成长的故事。“这个小猪妖和我们一样,它怀揣着梦想,通过坚持和努力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n王隽表示,近年来,上海电影集团出品了电影《1921》《望道》《好东西》,电视剧《繁花》,动画剧集《中国奇谭》,都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未来,上海电影集团将打造三类作品:大作品、精美作品和新型作品。
\n第一类,大作品。就是展现历史进程、时代精神,体现国家命运,树立民族形象,具有家国情怀和史诗气质的大制作,目前正在推动《千里江山图》和《雪龙号》的创作。
\n第二类,精美作品。上海电影集团现在正在进入后期制作和即将上映的有这么几部作品,《密档》《菜肉馄饨》《拼桌》,动画电影《燃比娃》《斑羚飞渡》《中国奇谭》第二季。
\n第三类,新型作品。新型作品会运用科技赋能影视创作,会拓展我们的创作空间和影视内容的跨界融合。目前,上海电影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浪浪山小妖怪》的同名VR电影制作,不久将会和观众见面。同时,还在制作另外一部影游互动的游戏剧《新世界:暗影成双》。
\n追光动画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制片人、动画师宋依依股粮网。 图片来源/国新网
\n宋依依:2026年追光动画会推出三国和水浒两个新的系列
\n追光动画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制片人、动画师宋依依表示,她担任制片人的项目有2023年上映的《长安三万里》,还有今年暑期上映的《聊斋:兰若寺》,以及正在制作、预计明年暑期和大家见面的《三国第一部:争洛阳》。
\n“我从2014年毕业就加入了追光动画,到现在有11年了,从制片协调、制片经理一直做到制片人。在追光,我们有一个大家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中国团队为中国观众讲述中国故事。” 宋依依说,目前,追光已经上映的动画电影有10部。2026年,会从一年一部扩展到一年两部。目前,追光已经上映的动画电影主要分为三大系列:基于民间传说故事、以白蛇为主的“新传说”系列;以封神榜为背景、哪吒为开篇的“新神话”系列;以中国历史经典故事和文化人物为依托、《长安三万里》为代表的“新文化”系列。2026年,追光会推出三国和水浒两个新的系列,她也会持续深入到这些作品的创作当中,希望通过努力,为中国还有全世界的观众做出更高品质的动画电影。
\n宋依依表示,电影要持续发展一定要注意它的可看性。比如新鲜的选题,比如故事的完整性,比如情感的深入度、细节的丰富度,还有视觉的表现力等方面,吸引观众重新进入到电影院。以动画电影为例,一部《哪吒·魔童闹海》可以达到票房154亿,观影人次3亿,这就是它的必看性所带来的。观众选择去看电影,是跟线上化生活不一样的,他们希望得到的是线下的仪式感和社交属性。
\n“作为电影工作者,我们需要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流光溢彩,希望他们在影院能看到高山流水、古今奇谈,希望观众来到影院,电影能够感动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有所深思。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要持续努力去做的。”宋依依说。
\n墨境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视效总监魏明。 图片来源/国新网
\n魏明:《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电影硬科幻的新篇章
\n“2019年《流浪地球》更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不仅开创了中国电影硬科幻的新篇章,同时也让中国本土的视效行业终于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带领团队完成《流浪地球》视效制作的墨境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视效总监魏明说。
\n魏明表示,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视效行业从蹒跚学步到逐渐成熟的整个过程。2007年,他和几个朋友从广告视效开始创业,在那段时期里,他们经常要为生存和理想奋斗,一边要靠项目来维持团队运作,同时心里始终惦记着电影梦想。2012年,他们终于有机会为电影《黄金大劫案》制作视效,算是圆梦了。2017年的《悟空传》证明了中国团队可以完成大制作,2019年《流浪地球》更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
\n“在拍《流浪地球2》的时候,我们为了给观众提供更震撼的视觉体验,把《流浪地球1》中使用的所有数字资产、灯光系统,甚至是流程管理系统全部都做了升级,就是为了给观众提供一个更加震撼、更加真实的世界。”魏明说,他们从地球发动机的5000盏灯光,直接升级到几十万盏灯光;从几千万面的数字资产,升级到几千亿面的数字资产量。
\n魏明表示,他和团队会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最震撼的画面、最硬核的技术和最热情的态度投入到电影的制作中。
\n贵阳越界影城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开放。 图片来源/国新网
\n陈开放讲述越界影城:“一块屏带火一座城”
\n贵阳越界影城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开放从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到电影院这个行业,如今已经是第15个年头。2015年,随着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他迎来了个人创业的契机,从开始投资一家3个影厅的小影院,到经营截至目前全国票房第一的贵阳越界影城。
\n网上流传一句话,贵阳市凭借越界影城“一块屏带火一座城”。陈开放表示,影城爆火之后,大量的外地影迷前来观影。“那段时间,我感觉我们每天都在整改,只要影迷提出要求,我们立马改进。例如,我们清洗了影城整个外立面,也增加了大量服务人员以及志愿者,甚至开通了影城到机场、火车站的公交线路。”
\n陈开放表示,他们始终围绕怎样去服务好外地影迷这一主题,将影城和周边的资源串成了线,例如和周边景区联动,凭借越界影城的电影票能够享受到周边景区免门票的优惠。他们也和周边住宿以及餐饮类的商家进行联动,凭借电影票同样能够享受到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
\n“我们那段时间将贵阳一些特色的小吃以市集的方式带到影城,让观众免费品尝。而且我们这几个月还增加了3000多平米的面积,专门打造了一座非遗美食城以及XR影厅,让观众来了之后不仅仅是看电影,还能够感受到贵阳的烟火气。”陈开放说,影城和贵州的非遗文化也有融合,每个周末影城都会邀请侗族大歌、安顺地戏来进行展演,这些贵州的非遗文化也受到了外地影迷的广泛喜爱,极大助力了影城的火爆。
\n“这十几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电影从低谷到重拾信心的历程。很庆幸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我也坚信中国电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陈开放说。
\n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股粮网
蚂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